艺术家宋承德

发布时间:2021-01-28
来源:佛山美术馆联盟

\
宋承德,中国画家,祖籍南京,出生贵阳。1987 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高研班结业,2009 年退休,供职深圳画院三十余年至今。目前仍对中国画写意创作与表现形式在不断努力探索中。


浅谈中国水墨画运用的表现形式
文/宋承德


中国水墨画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很难说清。中国文化思想的真正解放实际上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事,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过程中,其实是以脱离现实为上乘,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无不流露悠然自得的恬淡心情和远离尘网的愉悦。这种心态萌发的形式美直到今天仍有普遍认同的价值。这当中很重要的内涵就是中国画对“水墨”运用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画艺术表现方法的特殊性,由此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制作过程中的特色及诱人之处。

\

《牡丹》70×71cm  纸本设色 2014年
 

两宋以前的中国画大多是在绢上和熟纸上完成,质地不吸水、墨色也不四溢。所以技法的体现多在造型上下功夫。到了元代,生纸始用,积墨之法突起,文人画开始迅速得到发展,宋人写实的表现形式逐渐被重视笔墨趣味和主观意念的审美意识所代替。其中倪云林显得更具有代表性。他的画,浅中有丰富,苍中有秀润,可谓“惜墨如金”,画面内容以极其普通简单的景色,通过精简的笔墨传达出悠闲自娱淡泊寂寞的文人自闭心态。绝妙之处是对淡墨的运用技法,表达出个人和胸中逸气,抒发个人的情感寄托,如此看来对水的运用已在当时中国画的形式美中发挥很大的作用。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说:“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滋润”二字己看出当时中国画已把墨色作多层次的组合放在重要地位,这种组合自然离不开水的运用,也就是对“水”的法度掌握已成中国画一种重要制作手段之一。到明代后期,中国画受到董其昌的影响。祟尚摹古,标榜士气艺术思想保守僵化,在他看来绘画的发展,只是前后的笔墨承袭。从而否定生活的作用,在这种复古思想的指导之下,笔墨的神化意识达到空前的高度,以至到四王时可谓绝妙无比,以他“气韵不可学”,“自有天授”等的唯心指导思想影响,使其成为当时的画坛霸主。明代以后,石涛不愧为继往开来的大师,他重在“外师造化”,一反四王的“只师古人之迹,不师古人之心”,提出有名的“笔墨当随时代”论。以生动多变的艺术特性给人以新鲜奇妙之感。他的“泼墨山水卷”用笔纵横飞舞,时浓时淡,干湿相间、粗细、疏密、错落有致,水墨交融,苍润秀雅,变幻无穷。“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雪”这种泼墨挥洒的惬意之情,正是石涛充分发挥前人未有的水、墨混合运用的效果。近代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等无不在用水的技法上作出新的贡献。黄宾虹说过:“古人墨法,妙在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各种墨法如与水的结合运用不当,“气韵生动”则无从谈起。

\

《爱莲说》50×50cm 纸本水墨 2014年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走向多元化的时代,绘画中的各种思潮及流派,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大量渗入,使中国画发生很大变化。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近二十年来受到极大的冲击,有人开始怀疑它的走向与前途,几个世纪的笔墨大成将如何继承和发展,为了保持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精髓,就是须更深刻地了解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素以为绚”自先秦以来,中国人就将“绚烂归于平谈”作为色彩表现的最高境界,“墨分五色”、“随类赋采”的原则创造了以墨代色的表现形式。孔夫子说:“智者乐水”,扬州八怪之一的李蝉也指出:“水为笔墨之介绍,用得法,乃凝于神”,将墨渗合于水中,在生纸上淋漓致尽的发挥是中国画抽象形式的特点,是中国文人将胸中逸气在纸上的传神写照,是有别于西方绘画形式的独特画种。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为万物之源,流动的水产生气韵,跃然纸上的墨色在水的推动下出神入化,浓淡之间,黑白之间,繁简之间,方圆之间的变化,似与不似表达某种形式,流露出中国文化的含蓄、内在、淡泊、深沉、儒雅……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笔中有墨、墨中有水的形式美,这是西方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在中国画以笔墨为主作为主要的艺术语言的同时,并不一概排斥色彩的运用,“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又须色中有墨,墨中有色”。《东庄论画》,这就是说色彩是对墨的层次的辅助。色彩的美感是在墨色的基础上被衬托出来。所以沈宗謇说:“色即是墨,墨即是色。”这就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特点,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不断地继承和创造这个特点。

\

《特区之花》180×147cm 纸本设色 2004年
 

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使中国人在上世纪末堂堂皇皇地加入WTO,这意味着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文化的再一次冲击。我去年八月应徳国纽伦堡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邀请去徳国作为期三个月的学术交流访问,可谓下马看花、顺便欧洲诸国一览,看到的各种绘画艺术形式(包括建筑艺术),接触到的各类艺术家都与自身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的审美观念在不长的几百年发生了阶梯似的变化,过去的不再重复,自工业革命以来,印象派诞生到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发展到今天,科技及信息革命的结果,使成千上万的人改变了传统的视觉感受。视觉艺术不再是单一的绘画形式。我在德国卡塞尔五年一度的现代艺术展上几乎找不到几件架上绘画作品。是我们“落后于时代”,还是西方“超前于时代”?我们现代中国水墨画是否对传统有所继承?反之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蕴是什么?不写中国字了?不要筷子吃饭了?…从中西方文化的神撞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现实一种新的审美意识正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中国水墨画在注重内容和形式,客观题材和主观因素统一的同时,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技法经验之中,在受到当今各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水墨画怎样更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这将是当代从事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和不断实践的新课题。
2002年12月
 
 

难得的文化自觉——关于宋承德的近期创作(节选)
文/邵剑武(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
 

20世纪80年代中期,承德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后,从贵州调到深圳,西南山城与南粤大浦的物候变化、内地都市与边境特区的人文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但宋承德不为所动。

在他的笔下,本来就缺乏云贵山区的清峻,也没有增加南国大地的繁茂,还是文人画里的那些物什。身居南国都市深圳的他,在一片嘈杂之中,保持一份安宁,保持一份清静,画自己想画的画,读自己想读的书,委实不易。但作为一个花鸟画家,面对南方郁郁葱葱的丛林、如云如霞的繁华,独守几根枯藤、几秆败荷、几只仙鹤,又有些过于清高了,甚至可以说有些迟滞……

\

《雅安碧峰峡》 96×66cm 纸本水墨  2015年
 

其实,我总觉得,即使在深山古刹,或农家小舍,或异国他乡,宋承德也会是如此心境、如此行为。闹市乱境突出了他那份恬淡的清雅与可贵,但也掩盖了他内心的那份丰富与欲说还休。语言的机智、华丽、轻灵、雄阔,自然令人羡慕;但若以三言两语,甚至只言片语,道出一种意绪,而且透出深沉、厚朴、玄幽的底蕴,以少少许当多多许、胜多多许,恐怕更为高贵,更为令人神往。

但是,曲高容易和寡,神仙经常孤独,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特别是作为一个花鸟画家,如果能够做到一厢机智、又一厢沉稳,一厢华丽、又一厢内在,一厢轻灵、又一厢厚重,一厢雄阔、又一厢深邃,在一片繁荣之下是朴茂与执着,在一阵腾挪之后是幽微与静谧,既有生机勃发的气象,又有洋洋大观的气概,还有着心神凝重的笃定,不是更好吗?这些,正是宋承德近期作品所拥有的、所体现的。

\

《喜庆》 180×180cm  纸本设色 1997年
 

南国的繁花似锦,是大自然的恩赐,来得过于容易,所以,我们寻常见到的南国艺术家笔下的花鸟大多是对于生活的装饰,里面没有多少苦难,没有多少艰辛,没有多少苦涩,没有生活与艺术间的那种分娩般的过渡,这过渡理应包含并体现出阵痛。我说宋承德的小画大作,最主要的就是他的一批近作里,突然出现了其父辈作品中可贵的那种忍受艰难时世的痛楚,突然出现了云贵边民生活中常见的那种身处恶劣环境的苦难,突然出现了一个艺术家在几十年的淡定散漫后屯积的那份苦闷郁结等等。

所以,我推崇宋承德的小画大作,推崇他在进入花甲之时的这种忧戚之态、苦寒之心、挽弓之力以及由此形成并展示的文化自觉。

\

《空谷幽兰图》100×69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塑水凝神 驭色为墨——宋承德画集序(节选)
文/侯军(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宋承德是一个有信念有追求有摈弃有坚守的画家,无论世风如何变幻,他总有自己的一定之规。在《关于我的创作》一文中,他写道:“我觉得,为了保持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精髓,就须更深刻地了解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素以为绚’,自先秦以来,中国人就将‘绚烂归于平淡’作为色彩表现的最高境界,‘墨分五色’‘随类赋彩’的原则,创造了以墨代色的表现方式。”他还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之言:“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乃凝于神”,并引申其论说:“将墨渗合于水中,在生纸上淋漓尽致地发挥,是中国画抽象形式的特点,是中国文人将胸中之逸气在纸上的传神写照,是有别于西方绘画形式的独特画种。”因此,他要坚持中国画以水墨表现万物的大传统。而对水的理解,宋承德也有独到之处,他认为“水为万物之源,流动的水产生气韵,跃然纸上的墨色在水的推动下出神入化,浓淡之间、黑白之间、繁简之间、方圆之间的变化,似与不似表达某种形式,流露出中国文化的含蓄、内在、淡泊、深沉、儒雅……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笔中有墨,墨中有水的形式美,这是西方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

《梅花图》 140×71cm 纸本水墨 2000年
 

读其文,反观其画,就会加深对其艺术的理解。宋承德的画面,总是那么水气氤氲,因为他特别重视墨与水的融合。他对传统国画的晕染技法,运用得极为纯熟,而且富于创造性。在他笔下,晕染不仅是造型手段,更是烘托氛围的良方。他画水禽,总要在背景上敷染淡墨,以表现禽鸟在水气中的动感;他画荷塘,总要在荷叶的大块面与水塘的留白处,晕染出层叠墨韵,令画面浮荡其一层轻霭。在花鸟画的畛域中,能把水运用到如此传神境地,在当今画坛确实并不多见。

\

《出淤泥而不染》 145×75cm 纸本水墨  2010年
 

宋承德在艺术创作中,对自己所坚守的艺术理念,始终是躬耕力行一以贯之的。我在前不久撰写的一篇艺术散论中,曾把他归之于“沉潜者”的行列。我在文中写道:“沉潜,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精神。沉潜的力量与精神,虽被冷落多年,但却从未泯灭。总有一些志存高远意志坚定的勇者,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沉潜者的行列之中。他们在寂寞中体味创造的快乐,在孤独中感受探秘的欢愉。”宋承德已经沉潜了多年,如今,他终于肯把自己的艺术精品展示给大家看,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艺术已经有了充分的自信。
 


更多作品欣赏
 

\

《晚翠枇杷》 176×9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

《瑞雪迎春图》139×69cm  纸本设色  2014年
 

\

《红白莲花开》138×7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

《梅鹤争春图》 90×56cm 纸本设色 2002年
 

\

《碧荷生幽泉》180×5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

《春光璨若霞》167×47cm 纸本设色 2018年
 

\

《荷塘清韵图》124×76cm 纸本水墨 2000年
 

\

《梅花—欧阳修词句》180×5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

《牡丹》180×5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

《寒香冷艳》 68×45cm  纸本设色
 

\

《山茶花》180×5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

《梅须逊雪三分白》 28×60cm 纸本设色 2006年
 

\

《明艳夺朝阳》 28×6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

《清人诗意图》 33×6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

《醉摘枇杷》 23×66cm 纸本设色  2017年
 

\

《宋人词句图》 189×9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

《唐人诗意图》195×93cm 纸本水墨  2019年
 

\

《长颈鹿》 138×69cm 纸本水墨 2009年
 

\

《秋林双栖图》50×81cm  纸本水墨 1998年
 

\

《纳库鲁湖上的白鹈鹕》 65×118cm 纸本设色 2009年
 

\

《山中一夜雨》 43×40cm 纸本水墨
 

\

《阿尔卑斯山下》78×68cm 纸本水墨  2003年
 

\

《中国画晨曦》 137×370cm  纸本水墨 2008年
 

\

《穿过纽伦堡市区的小河》79×84cm  纸本水墨  2003年
 


 

内容合作:

电话:18665691921/020—87381688

联系人:汤小姐 邮箱:2305366233@qq.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传媒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