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中国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源:湖北美术馆

\

主办:湖北美术馆
展览:物性——中国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
时间:2020年9月8日至10月8日
地点:湖北美术馆负一楼特展厅

艺术总监:傅中望
学术主持:冀少峰
展览统筹:刘力英、胡莺
展览策划:张  茜

前言
 

展览“物性——中国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从湖北美术馆馆藏作品出发,提炼“物”的概念,以呈现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当代造物方式间的联系,希冀启发传统造物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强调传统文化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理念。展览分为四个版块:一、造物·概念转化;二、造物·形态解构;三、造物·结构新用;四、造物·材质/技法探索,以反映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方式之间“工艺——社会”“文化——心理”的结构性转变。

中国传统造物活动在人类文明史中取得了空前成就。古人不仅将其造物智慧融入到有形器物之中,而且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造物思想体系:“天人合一”的哲学造物观、“师法自然”的自然造物观、“格物致用”的人本造物观、“物尽其用”的节物造物观。而今,传统造物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实用与功能性、材质工艺和技法等依旧对当代造物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呈现了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结构与审美心理。

当下,我们的造物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是社会公共空间的大型雕塑还是融入生活的器物造作,其在材质与造物门类上的界限愈来愈模糊。它在人与物关系的基础上,超越了实用性的界限,强调物与空间、物与时代的多维度关系。因此,此次展览以湖北美术馆的漆艺、陶艺、雕塑藏品为主体,补充织物印染、金属工艺方面的作品,一方面丰富展览内涵,突显传统造物的多维要素;一方面结合展览的逻辑结构,探讨传统造物观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传承与创新的可行性,在活化传统的同时为满足社会深层次的审美需求提供新的可能性。以“物”承时间,以“物”记时代。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
2020年9月
 


部分作品
 

\

△  《天罗NO.4》系列 张海东
230cm×90cm×3件 苎麻线、剑麻线、棉线 2018年
 

\

△  《花之魂》邱玲  尺寸可变  瓷  2007年
 

\

△  《晶莹四扇小屏风》 乔加
80cm×80cm×5cm  大漆、麻布、木、蛋壳  2012年
湖北美术馆藏
 

\

△  《我们-2》 崔岩
120cm×120cm×2件 金属、丝线 2018年
 

\

△   《幻——叶如花之一》 李正文
32cm×26cm×23cm  釉瓷  2012年
湖北美术馆藏
 

\

△   《牡丹》首饰系列  胡桉澍 
尺寸可变  镀金 2014年
 

\

△  《随风而行系列1、2》 梁芳
95cm×90cm×2  大漆、金箔  2018年
湖北美术馆藏
 

\

△  《金木水火土》 徐晶
尺寸可变  材料、塑料、丝绸、线  2016年


 


 

内容合作:

电话:18665691921/020—87381688

联系人:汤小姐 邮箱:2305366233@qq.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传媒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