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艺术·时代

发布时间:2020-08-03
来源: 艺术档案网

\
机器 · 人 · 艺术 · 时代
THE EPOCH OF ROBO-SAPIENS ART

预展时间:2020年8月8日-9月25日
开展时间:2020年9月26日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6-11月15日
展览地点:华·美术馆
论坛时间:2020年8月8日14:00-16:45
论坛地点:华·艺术沙龙

学术主持:冯 峰
策  展 人:张海涛
展览统筹:谢安宇
策划助理:孟祥远

参展艺术家
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迟世林、邓碧文、费 俊、高 峰、林万山、吕连涛、孟松林、邱 宇、苏永健、王成良、吴梦诗、徐 戈、夏 国、许毅博、许仲敏、郑 达、郑宏昌、周全胜、朱伊湄、张增增、张 振、左 暘



展览团队

展览组:孟祥远、余敏玲
公共项目及媒体组:陈 航、李晓瑜
行政组:张瑜娉、潘正根、李 童、张建勋
实习生:陈思婷、简国荣、叶芳祺、吴君翌、杨 添
志愿者:王明宇、耿 烁、耿玲丽

媒体支持:艺术档案 www.artda.cn
开馆时间: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周二免费(特殊展览和节假日除外)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1号
交通信息:地铁一号线(罗宝线)华侨城C出口
网址:www.oct-and.com
电话:0755-33993111


展 览 简 介


由华·美术馆主办,策展人张海涛策划的“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将于8月8日开始在华·美术馆进行预展,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预展期间,观众可通过扫描本公众号发布的二维码对展览进行预约参观。华·美术馆首次以“机器人”作为展览主题,邀请23位(组)艺术家通过时代背景下对机器、机器生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艺术化的呈现,运用智能机械装置、交互影像装置等多种媒介对艺术和科技的自我生存感悟,以及人类对未来新的想象与认知进行表达。“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主题用符号相隔,不仅直接表达了展览“通过艺术想象机器人与人的终极关系”意图,更能开放地启发四个词组之间新的关系可能性。机器是理性的产物,而艺术往往是感性的反映,两者关系既对立又存在某种关联,在数字时代来临的背景下,艺术家通过对机器人艺术语言的转换,催生出更多创新性的成果以及促进更多实验性的交流,也为观众提供更多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8月8日当天14:00将以“模糊的边界:多向度的人际艺术“为主题,邀请策展人张海涛和5位参展艺术家(张海涛、王成良、许毅博、林万山、01小组、郑达)于华·艺术沙龙分享各自多向度的创作脉络,以及他们基于深度人机实践上的未来艺术学探幽。


参 展 艺 术 家 作 品


林万山

 

\

林万山《耕魂乙》
 

\
\
\

 ▲《耕魂乙》机器人装置
150cm×150cm×225cm 2019
 

技术物是否有一日能够成为人类的精神导师,即技术物通过自身的迭代成长,是否能够实现终极进化,从而开悟,既成“佛”。
《耕魂乙》作为未来宗教形态第三阶段的作品,艺术家期望恢复场域的意义,试图构建一个混合宗教、技术物和生命体的多维作品,不过空间、我、智能、位置、血肉,如是而已。
 


苏永健
 

\
\
\
\

▲《进化机》 智能机器人装置
200cm×200cm×250cm 2020
 

基于自然选择学说并经由人为技术逻辑包装的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机器学习策略,在作品中用以演化模拟物理环境中的人类身体运动,并将动作数据反馈至可穿戴机械外骨骼,以机器之脑替代肉身之脑对真人进行如蹒跚学步般缓缓操控。人类为了理想的进化状态对机器的演变进行无止境地催化,与此同时,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也反身倒置为被机器支配与改造的角色。作品试图对技术机器侵占身体的话题展开思辨:当人类信任机器教条至连自我都需要借助机器的辅助来认知之时,这究竟是一种进化还是退化?
 


邓碧文
 

\
\
\

▲《被限制的极限》机器人动态装置
200cm×200cm×200cm 2019
 

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总是在不断挑战自身智力的极限与肉身的极限,艺术家将超出机械臂运动极限范畴的程序写入机械臂的运动当中。在这当中,程序对应的是思想,机械运动对应的是肉身,现场将是一个在牢笼中不断挑战机械运动极限的机械臂乱舞场景。进一步猜想当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AI真的出现时,他(她)会否也如人类一般通过这种不断的极限挑战来进化自己,会否也出现类似人类这一物种一般的奥数、诺贝尔数学物理化学奖、哲学辩论、奥林匹克运动会等竞技比赛,甚至程序博弈论呢?
 


01 小组(陈荣彬 梁链喜)
 

\
\
\

▲《机体之殇》 机器人装置
50cm×100cm×3p 2020
 

作品以艺术手法介入到机器人及机器人是否有灵魂的探讨之中。人工智能系统的智力、情绪表现和行为,使得宗教人士甚至有可能把这种现象看做是对于神的信仰的一种内部存在灵魂的迹象。从语义学角度上讲,我们非常难以定义拥有意识或者感观的具体描述,也无法研究与界定“灵魂”究竟是什么,从人的角度去看机器人被拆解悬吊起来做痛苦的呻吟与抽搐是否会产生同情,由衷地感伤“机器之殇”。
 


邱 宇
 

\
\
\

▲《回响》 机器人装置
180cm×60cm×50cm 2018
 

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麦克风和喇叭形成了一个回授场。两个机械形成一个对话状态,尝试着接触,但在接近时产生声音又马上分开。在这个声音的回路中互相观察、试探、接触又分离。
 


高 峰
 

\

▲《AI亚当与夏娃》 人工智能交互装置
300cm×200cm 2020
 

作品通过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来诠释机器与人的关系也许类似于人与“神”的关系。作品使用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等,以实体机器人、虚拟机器人作为载体,创造并展现了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关于艺术交互体验的可能性。
 


王成良
 

\
\
\
\

▲《远程药丸》 交互动力影像
500cm×500cm×300cm 2015-2020  
 

进入后人类时代,通过药物动力学和互联网络技术,控制人类的数字器官、情绪变化、纳米机械结构将会成为可行。此作品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端由3个不同规格的药瓶和发射台组成,接收端由一个变异的多自由度(动态序列组成)的机械动力装置和睡袋组成。在参与者选择不同的药瓶放置时,不同的药瓶控制着远程变异的机械动力装置,使其在空间中产生不同的运动动态序列轨迹,放大再现药物动力学的控制变异合成机械微观生物形态变异环境,设想数字人造生物机械器官本体自生长的混合。
 


朱伊湄
 

\
\
\
\

▲《感观共生体》 互动智能装置
尺寸可变 2020  
 

增加可穿戴的装置也是在增加人类的可能性,而不单只是修复我们受损的部分。当“我”开始看见一些事物并将它命名时,这个世界也就存在了。也许,通过“增加外围感受器”的一系列作品能够获得观看和感受世界的新方式。
 


费 俊
 

\
\
\

▲《情绪几何2.0》 互动智能装置
尺寸可变 2019
 

《情绪几何2.0》是艺术家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及心理学家刘正奎进行跨学科合作艺术实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作品邀请观众在互动装置的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按照三种气质类型影响与之相匹配的初始几何图形,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
 


左 暘
 

\
\

▲《新物演化》全息影像装置
600cm×600cm 2020
 

人类未来可能实现的是万物互联的形式,时间概念渐渐扁平,空间也会随物而变;肉体、机械、信息可能会变成一种新的维度;世界可能出现有机物和无机生命合一的现象,并且身体的“过时”让艺术家觉得肉身、数据、代码、机械会有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或者演化方向。
作品具有几个关键词:“重新混合”“养分”“光合作用”“新物演化”。 
 


孟松林
 

\
\
\

▲《噬光虫》 机器人互动装置
尺寸可变 2020
 

一个系统的良性运转有赖于系统中诸要素的有机配合。无论是蚂蚁,或是细菌,抑或是单细胞等非语言生命体与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反馈机制,都常常让我感到有趣。它们依靠某种行为模式或化学“信息素”来实现这一目的。我想象并制造了这样的一种生物:它们以光为能量,在昏暗环境中休眠蛰伏,会适时调整自己的位置以便更好地吸收“养分”,当有光靠近时,它们会兴奋地向光源移动,并在尾部发出光亮来指引身后的同伴,以此类推来完成集群趋光的行为活动。实际上,个体生命存在的依据,可能正来自对其他生命体的感知与反馈,就像人类社会中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迟世林
 

\
\

▲《忏悔者1号》 动态装置
60cm×38cm×70cm 2018
 

\

《磨砖者2号》 动态装置
尺寸:82cm×33cm×65cm 2019 
 

2018年春至2019年春,这系列作品灵感源自于艺术家在满是废墟的北京周边生活。生活状态与生活环境之间发生碰撞,从废墟中提炼出“有生命的装置”,呈现的是在表达重复运动和自我观照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具体的,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抽象的。
这些行为都是以艺术家自我状态为对象而产出的。
 


徐 戈
 

\
\
\

▲《看不见的人》 动态机器装置
210cm(h)  
 

机械化的人形,其动态形象由精密的构造组成,它将最高尚的观念与理想人格化,去象征和体现一种新的信仰。 
\
\
\

▲《月球表面》动态交互装置
260cm(h)  2019
 

当声音突然发出的时候,当然,音乐如今扩展到可以接受所有种类的声音,那种声响交互影响而产生的感知——机械效果,将不再被诗歌垄断。
 


许仲敏
 

\
\
\

▲《转山》 动态机械装置
81cm(Φ)×113cm(h) 2019
 

“行走”和“循环”的运动激起了人们对文化和生命的思考。他把人类肉体存在的过程,用一种普遍经验和生命不断循环运动的方式展现在了观者眼前。作品中的“行走”展现了一种非特定文化特征,它在信仰中的古老文明与当下我们不断追寻的现代性之间搭筑起了一座桥梁。
在后现代思潮中发生的对全球文化的曲解对当代艺术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我们将更多注意力放到生命如何存续,如何承受及如何结束。人总会在某个阶段很自然地开始思考生命。当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这是一个自我解救的精神修行过程,充满着苦辣酸甜。
 


郑宏昌
 

\
\
\

▲《跑步机》 全息影像装置
50cm×50cm×60cm 2017  
 

从古至今的战争对于每个国家的人民来说都是惨痛的血与泪。所以,艺术家选用代表战争的坦克创作出《跑步机》这件作品。他把坦克的炮管卸掉,只留下履带,人可以在坦克的履带上跑步,做运动。用运动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替代战争。我们反对战争,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我们要和平健康地生活。

\
\

▲《瓶子》 全息影像装置
50cm×50cm×60cm 2017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的失败与成功,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实验探索中摸索出来的。而在我们一生中做的所有事情,并不能为所欲为,我们必须遵循很多有形或无形的规定,比如:法律、道德伦理,还有人生的定律——生老病死,无论你怎样努力,要跳出这样的人生规律是不可能的。
 


张 振
 

\
\

▲《现象级:跨未来遗迹叙事的异质剧场》 混合空间装置
尺寸可变 2020
 

现象级一方面指代一种反常规形态生成的剧场空间;另一方面被个人理解为一种“谎言”——迅速发酵并被推崇的事物背后,终究是人类在向未来行进过程中某种意识突变的结果,或许在全域历史视角下科技与艺术亦是如此。这是一个关于跨未来遗迹叙事的试验剧场空间。未来遗迹指代以当下所处现状对未来人类生存状态,未来科技存在状态,未来社会生长形态等方面发展痕迹的预判。整个剧场通过信息内部失衡的不安,人类话语权在未来的不确定,科技与智能产物在未来的“深度情感”来模拟未来某种科技生态和隐喻一种模糊的实验状态。
 


周全胜
 

\
\
\

▲《方舱二号(隔离)》 机器人舞台剧场
尺寸可变
 

机器人可以让医生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还可以陪伴、迎宾,以及部分实现遗嘱执行。作品中有现实主义的部分,也有浪漫主义的部分,还可以有荒诞反讽的部分:1)人类对亚马逊原始森林的开发,可能会惊醒地球上最大的病毒库;2)在疫情中离世的诗人,都没来得及好好跟世界告别。
 


郑 达
 

\
\
\

▲《捕食器的函数》互动智能机械装置
180cm×50cm×85cm 2018
 

万事万物在本质上都只是四处游走的物质和能量而已。当“新物种”的智能这种无形之物以有形的物质形式显现时,记忆的信息即成为“新物种”的重要生理特征。计算成为一种记忆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过程。一旦参与者心率数据输入到运行的机器中,机械式的运行就会戛然而止,开始柔性的展演,可视化地模拟出人类输入的数据。算法的函数可视作处理信息的“绞肉机”,整个状态不再是单向的输入和输出,计算就像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与它采取什么物质形态无关。
 


许毅博
 

\
\
\
\

▲《透明社会:那一缕光》 交互智能装置
150cm×60cm×300cm 2019
 

我们正在失去保有隐私的权利。而对于弱势群体盲人来说,世界既复杂悲情又单纯可信。单纯可信是因为他们不像健全人一样过度依赖当下的人工智能社会,且尚未被裹挟绑架,反而保有自身的独立性,作品正是通过将“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世上有了光”的盲文转换成使机械装置发声的转轴凸点,通过这些类似于八音盒原理的凸起拨动拨片,拨片前端的“书写”装置不断将墨迹残留在白色的纸面材料上并反复叠压描画。装置上端的光源感应器对纸面的黑白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最终输出声音。这种无秩序的原始噪音是一种原发性规则所建立的秩序,是由“不可见”到“可感知”的转换,也是盲人群体自然生活与人工智能时代生活所形成的思辨,更是这个时代极具诗意性的歌声。
 


吴梦诗
 

\

▲《使得上力使不上力》 电磁动态装置
50cm×50cm×220cm 2017
 

“金箍棒”的意象试图诱发“握”的感官需求,但它时刻运动的状态又让人有心无力。这件在中国文化中隐含丰富意义的武器暗示着人对物质变化的控制欲,除了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待“权力”“主宰”这些话题,它的含义还可以深入到每个个体的生活轨迹:当人们在理性层面上习得了物质的变化规律,心仍会落入一种对未来的设定和期待,即使心脑不一的矛盾让我们不那么理直气壮,然而总得用牙齿咬住点什么才能踏实。

\
\

▲《对拜》 电磁装置
140cm×60cm×25cm 2017
 

作品选用佛教中具有仪式感的拜凳为媒介,引发“隐秘的敬意”。镜像的组合方式配合作品的名称暗示着伴侣之义,“伴侣”是他者,亦是意识仓库的投射,通过意念的摩擦和蠕动将观者引入更深的自我觉察。

\

 ▲《她的光》 电磁动态装置
30cm(Φ)×100cm(h) 2017
 

作品尝试在温情中探寻一种“静谧的幽默”,作者认为通往“真自然”的小径,有时会以幽默的方式显现,就像庄子的“蜗角之争”。
 


夏 国
 

\
\
\
\

▲《自动绘画机》 布面丙烯,编程自动绘画
140cm×200cm 2018
 

这个机器可让画家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各自分工,画家思考创意,机器执行劳作,也可让没有经过任何绘画训练的人从事绘画艺术创作。使用自动机器绘画并非身体的延伸,也不是用一种工具代替另一种工具。使用全自动机器绘画的方式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行为方式,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对手工绘画系统的质疑和追问,是对传统以手工技巧为主的绘画模式的颠覆。
 


张增增
 

\
\
\

▲《该来的躲不掉》 交互机械动态雕塑
35cm×40cm×34cm 2020  
 

拍摄并计算出屠宰场动物临死前十几秒的抽搐节奏和频率,并用电机震动模拟其抽搐抖动的节奏。将这一套系统安置在两块建筑残块里,当观众拿起糖果砸中残块即可触发震动系统,两个残块抖动抽搐四处乱跑。此作品赋予无生命而被人忽略的建筑残块以生命的敏感性,并布置成一个与观众游戏的交互场景,在这一砸一抖动中充满着讽刺与漠视的冲突。
 


吕连涛
 

\
\
\

▲《椅子》 动态装置
50cm×50cm×80cm 2019
 

四把椅子面对面,在对峙,在思考,在较劲,在沉默……
空间里只有此起彼伏的敲击声,紧张、沉重、刻意、无奈……

\
\
\

 ▲《Chicken Game》 动态装置
35cm×35cm×50cm 2020  
 

胆小鬼游戏是博弈论中两个玩家对抗的模型,一个玩家让步对于双方都有好处,而玩家的最佳选择取决于其对手会做什么:如果对手让步,那本方就不应该让步,但如果对手不让步,本方就应该让步。简而言之就是“不要命的最大”。
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这个模型却充满了戏谑,在互相对抗戏谑中求得均衡。

 

机器 · 人 · 艺术 · 时代
— —平等地建构未来人机合一的社会体系

广义的机器人包括机器生物和机器物,这次展览主题探讨的是机器人可能对当下和未来产生的深远影响力,预设着未来机器人艺术发展的趋势。展览将主题“机器•人•艺术•时代”用标点符号相隔,试图表现机器、人、艺术和时代之间的关系,也预示着机器人艺术时代已经来临。机器人艺术区别于仅靠计算机、屏幕和声音、网络表达的智能AI艺术,其实体感和视觉性更强,表达的观念更直接,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技术伦理的启示。此次展览作品中,艺术家除了借用人形机器符号表达对未来的预设与认知,(如高峰、林万山、邓碧文、邱宇、许仲敏、周全胜、王成良、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徐戈、郑宏昌、迟世林、朱伊湄、张振的作品),也有借机器生物作品以拟人化或人机合一的语言方式,表达自我生存的体悟和生命寓言性(如费俊、许毅博、吴梦诗、夏国、张增增、吕连涛、左暘、孟松林、苏永健、郑达的作品),所以这个展览概念中的“机器人”是跨越物理、生物、数字等领域的综合人工生命体。
此次展览除了探讨“如何平等地建构未来人机合一的社会体系”的问题,还研究机器是否会出现与人一样的反思、自律及欲望,预判人机未来终极的关系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再反观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利弊,从而提示人类采取相应的预案。目前看AI最核心的短板在于人工机能不具备反思、创造和自我修复能力。如果AI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过失或观念,或者具有自我创造意识,必将会成为世界上除人类之外的另一个主体,具有自律、自治的主体性,这样人类也必然可能具有危险性。何况人类即使具有反思能力,也无法改变人类不断的战争灾难,这是所有生命存在的致命缺陷“贪欲”。如果AI一直缺乏反省功能,其他能力再强大也只能成为人类最强的助手,而不能成为世界新的主体,人类也不会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危机。倘若大势所趋,超级机器人未来将批量生产,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时人类必须平等地制定机器人生态制度,如领养协议、户籍制度、职业分工、身份认同、法律与销毁机制等,这样才能与人类互补、互助,合谐共处,因此人机合一、人机共存的愿景也是我们对未来艺术的价值判断。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概念

“机器人”及其概念的出现都早于“人工智能”——机器人“Robot”一词出现于1920年,早于50年代出现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机器人广义范畴包括人工自动制品。机械机器人的行为具备知识规律性、自主或拟人的能力,实施智能行为才可称为智能机器人,由于机器人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其智能化,所以两者密不可分。

终极利弊: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

“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通过艺术想象机器人与人的终极关系。未来终极的发展趋势是机器人一方面可能会成为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如科幻影片《人工智能》(AI)、《伊娃》(Eva)表达的态度和观念;另一趋势是机器人也可能成为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如科幻影片《我,机器人》(I, Robot)中导演所传达的态度和思想。这两个终极可能性,一是取决于人类技术研发的结果,即人类给机器人输入多少有利或有害的程序,虽然人类普遍输入的必然是服务或利于人类生存的程序,但也可能有人会利用机器人的特殊能力伤害人类,以满足一己私欲;另一个决定因素是人工智能复制人类智能,自我学习和进化的能力不可估量,如机器人具有了自私、贪婪的权力欲望、种族意识,甚至超越人类功能的发展。图灵测试解决的是人类与智能人幕后对话不可分辨真伪的能力,回顾机器人超越人类的两次智能棋赛测试,机器人一胜一平(1997年机器人“深蓝”战胜人类,2003年与人类打成平局),可见机器人的某些机能已经超越人类智能,如运算速度之快,记忆容量之大,推理和判断能力之强,感知能力之敏锐,都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

人机的身份认同及平等的价值标准

如果机器能够批量生产,发展机器人可削减劳动力成本、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空间,以及免去人类不必要的高风险作业。一旦市场上生产出具情感能力和需求的机器人被克隆成已逝去的家人角色,弥补对家人的哀思,从认养机器人到机器人公司的协议签定、维修直至最终的销毁,同样产生物与人的情感和伦理问题。难道品行再好的机器人都没有自然人重要?怎样平等地获得尊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发展到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无异时,谁是地球的主人?谁的身份高贵?人类和机器人相比,人类难道永远比机器人身份高贵?身份的认定只依据是否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生物细胞组合的基本成分)的吗?或以先来后到的标准来判断其身份、等级?似乎不符合人类公平、民主的价值观逻辑。当然,不论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还是人工智能,都是依据其对人类的利弊来判别好坏,这也是一个权力化的界定标准。

机器人生态制度的建立

相反,电影《我,机器人》中机器人突破从人类利益出发来规定的行为标准三大定律(1.机器人不能危害人类,必须帮助人类;2.绝对服从人类;3.具有自我保护能力,除非人类将其销毁。),启动杀人模式,对人类来说将是一种毁灭性的伤害。而现实中机器人在设计和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引发命案,对机器人的最终审判权力又如何定夺?我们如何判别机器人的好坏?审判标准是什么?是否和人类审判标准一样?机器人的权益也会像动物权益一样得到维护吗?笔者认为未来应该建立保护机器人权益的机制,同时也应该制定针对机器人犯罪的审判和惩罚规定,目的是携手人类和平、自由、平等地治理地球,甚至监督人类以免其犯下不利于地球生态与文明发展的行为。
人工智能的出现受技术革新大环境的影响一步一步从幻想变为现实。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为的是获得大量的资本,自动化超越人体强度,提高效率,发展了生产力;4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50年代出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除了人类赋予的模仿人类行为和思想的程序,也会自我学习、进化、繁殖、修改某些程序、算法内容,而改变被人工设定的行为方式。然而也有科学家论断由于人类的神经元细胞非常强大,人工智能目前或未来在总体上很难超越人类的强大生理机能,只能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而且,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掌控能力也在不断进步和强化,人类是否能将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也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人机合一的艺术媒介、语言及价值规律

机器人艺术是人工智能艺术里最具有视觉艺术优势的,所涉及的艺术媒介、艺术材料和艺术主体也是最直接和最有表现力的,不只是对艺术本体的传统媒介进行演绎和转换。人机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将人工仿真技术作为媒介载体,加以艺术的语言转换(如机器人的行为、语音、道具、环境、造型、色彩、材质等都可转换为艺术语言)。人机艺术是借机喻人的表达方式,通过机器关注人的社会历史、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表达当下人敏锐的生存感受、观念与思想;也会借“机”谈论对未来想象的可能性,反观现实,从而打破艺术描摹和反映现实的模式。
人机艺术的展览和作品与我们有情感交流,不只是生活中冰冷的实用工具,也需要有想象力来造型,而非自动化的实用机器。未来随着科技发展我们逐渐由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拓展到“人机合一”的关系,两种关系可能会并行或交互发展与融合,人机合一是人机关系的终极精神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潜意识一体化的状态。人机合一、人机共存的愿景也是我们对未来艺术的价值判断。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艺术家们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种已有的媒介类型如戏剧、舞蹈、音乐、影像等结合在一起自由创作。机器人一旦有能力自主创作,和它合作的人类艺术家与它的关系会变得复杂化,谁是主体是个争议的话题,机器人难道会一直是人类的附属物存在?作品的版权究竟归谁?这些在未来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结 语

当下与未来的趋势是大数据暴增,万物互联,再向万物智能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会使平凡的人类变得更强大,逐渐成为驾驭机器人的人;机器人会逐渐改变社会结构,人与人的交往中增加人与机器的交往结构,人类智能、智力将会下降而逐渐产生懒惰思想;需要健全智能网络部门,预防或管制机器人犯罪。机器人社会也会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语言和文化生活,人类只有在顺应时代大潮流的基础上迎接各种有利或有弊的挑战,人类文明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机器人也会逐渐成为未来艺术世界中具有创造力的主角。
 

张海涛
2016年1月19日
2020年4月稍作修改
 


参 展 艺 术 家 简 历


费 俊

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某集体交互媒体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空间共同所构建的混合空间。他的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5年“B3动态影像双年展”(法兰克福,德国)、2016年“共享与再生”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威尼斯,意大利)、2016年“从绘画到动画”(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17年“都市游牧”杭州良渚大屋顶动态影像展(杭州)、2019年“RE-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意大利)等。


许仲敏

装置艺术家,其作品在众多国际与国内美术馆,基金会和画廊展出并收藏。
主要展览:《许仲敏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许仲敏个展》白盒子艺术中心,北京。《许仲敏个展》“Albemarle”画廊,伦敦,英国。《许仲敏个人画展》,十月画廊,伦敦,英国。《共同的神话——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安仁华侨城创意园,四川安仁。《融杂:绘画的幽灵》中国西班牙展,白盒子艺术中心,北京。《乌托邦 . 异托邦——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浙江。《塞维利亚双年展》塞维利亚,西班牙。《合成时代》,中国美术馆,北京。《潜流-新亚洲艺术浪潮》,ZKM 美术馆,卡尔斯鲁厄,德国。《白兔美术馆开馆展》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中国金-当代中国艺术》马约尔博物馆, 巴黎, 法国。《国际现代艺术年展》,大阪Dome展览馆,大阪,日本。《搜索艺术奖年展》,皇家美术学院画廊,伦敦,英国。《主场》百盒子艺术馆,北京。《大英博物馆近期收藏展》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


郑 达

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创立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CPI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映现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先后完成“多种物”系列互动装置作品,该系列包括《多物种C的起源》《多物种E》《多物种H》三件作品。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4年个展“入侵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6年“后机器:想像HOLOS”(K11美术馆,武汉)、2018年“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湖北美术馆,武汉)等。


邓碧文

1982年11月生于湖南。200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现跨媒体学院), 获硕士学位。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科技艺术与实验艺术。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6年“极限频率:AMNUA学院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8年“中国(西安)青年实验艺术展”(西安美术学院实验中心展厅,西安)、2019年“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设计互联,深圳)、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等。


高 峰

200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探索计算机科学与绘画艺术交叉领域。现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探索人类未来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医疗健康、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IEEE》会刊、国内核心期刊《计算机学报》等,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和雅昌集团等机构。


01小组(陈荣彬 梁链喜)

01小组自2010年成立以来以虚拟艺术为研究为方向,参加包括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等众多国内外装置、影像展。作品运用网络进行创作,探讨在科技的发展下未来人类发展问题,以及关注当下数字互联网时代中的生活百态。


徐 戈

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徐戈的作品源于他对科学的迷恋,尤其是机械学、物理学以及电子控制。深受欧洲古典自动机艺术的影响,机器的运动方式,发出的声音,以及内在的诗意,是他所关注的几个方面。当机器褪去功能性之后,其内部包含能够产生运动和模拟生命的机制,成为那个让人迷恋的源头。


张 振

1993年生于中国兴城。2017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舞台设计);2019年作为交换生赴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交流学习;2020年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主要研究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方向。
现阶段持续致力于“艺术与科技”实验剧场和未来生态场系研究,以及非线性混合空间的在地创作;探索交叉学科后双向跨领域创作研究中更多关于当代艺术、未来艺术与舞台设计新的概念语境和表达边界的可能性。


吴梦诗

1986年生于浙江温州,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附中。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与有机体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活动状态总是引起吴梦诗的关注,这包括生物细胞的分裂和死亡、工业生产中的机械做功,以及信息时代的网络感知。她认为这些范畴都是生命的延展,生命绝不限于身体,它是观念的累积。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1年“心灵扫描——纸上美术馆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年“无差别——浮游”(荔空间,北京)、2013年“与未来对话——当代青年艺术家新锐展”(华宇集团,三亚)、2014年“无界代码”(郎园创意园,北京)、2015年“隐秘的力量”央·美术馆开馆展(央·美术馆,北京)、2015年“新感知——中国新一代女性艺术”(艺术门画廊,上海)、2016年 “内燃”中国新一代女性艺术邀请展(布罗德美术馆,东兰辛,美国)、2018年“界面效应”中国抽象艺术多媒介研究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9年“无同的朋友们”当代艺术展(无同空间,长沙)、2019年“人机合一——人机艺术计划二”(当代美术馆,北京)、2019年“第四届墙报艺术家展”(时代美术馆,北京)等。


王成良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交通设计专业,交互艺术设计课程教师。同时授课于设计学院平面视觉传达、数字多媒体、时尚服装、产品、首饰设计等专业的物理交互艺术设计课程。
200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12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遗传动力风景(第三阶段——后文凭)硕士后。
个人研究项目以生物遗传变异理论(设计生长)与数字化电子交互系统为背景架构基础,推导出以下两个主要研究学科方向:1.诱导设计——深入探寻和分析预判未来交互设计的发展的前瞻走向;2.接口设计——从专业格局自身内部的释放,转向对双向和多方向边界消融的交互突变。实现具备战略性设计的未来社会接口设计和诱导设计自结合的全方位自组织模式。


林万山

出生于1993年,现工作生活于杭州。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研究生。作品涵盖装置、影像、雕塑、VR等新媒体作品。长期致力于利用综合媒介手段,进行新的尝试与创作,作品呈现多元化、实验性等特征,宗教、空间、时间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直是他的作品长期探讨的命题。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8年“可视的边缘”米兰前卫影像展(米兰,意大利)、2018年“动漫美学双年展——叙事曲”(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19年“广州空港双年展”(广州)、2019年“青年艺术100启动展”(北京)、2019年“iART青年艺术计划”(重庆)等。


邱 宇



1986年生于河北,现居北京。中央美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在读。从事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在创作中使用声音、影像、装置、表演等混合媒介,结合新的科技手段探索科技媒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的语言关系和混合媒介影响下的生命感知。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6年个展“增生计划——城市天顶”(闳约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年 “增生计划”邱宇人工机体装置艺术展(NO!空间,北京)、2017年“日常动媒体”装置艺术展(北京)、2018年“后生命”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9年“国际生物艺术大展”(成都)等。


吕连涛


1987年出生于河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09-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6-201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剩余能量”一直是他作品中讨论的问题。“剩余能量”顾名思义指的是生活、生产中剩余的能量,比如人在生活中所产生的情绪,而身体反应情绪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一些下意识的动作,同时这些下意识动作也能反映情绪。他的创作方式就是用机械装置的方法提取这些动作,放大这些情绪。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人机合一”(NO! SPACE,北京)、2018年“国际雕塑展”(深圳)、2019年“黑暗中可见”(金陵美术馆,南京)、2019年个人艺术项目“叹气计划”(Plate Space,北京)、2019年“开合未来”(合美术馆,武汉)等。


许毅博

媒体装置艺术家。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负责艺术与科技教学工作。2017年获美国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交互艺术硕士学位,2018年攻读韩国京畿大学国际媒体艺术博士。他探讨当代艺术语境下科技媒介的跨学科实验。他的作品关注“透明社会”中个人隐私与信息掌控阶层的制衡问题,同时对后人类系统中人与机器的本体论边界进行探讨,以寻求稳定模式来制定人们进入未来所遵循的规则。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个展“自愈功能”(纽约,美国)、2019年Hangar Triangle Network国际艺术家驻地会议(里斯本,葡萄牙)、2019年“共同的神话”安仁双年展(成都)、2019时间开始了-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等(乌镇)。


孟松林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硕士毕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个人创作与研究的方向为机器人艺术的实践与表达,关注科技与艺术、文化和自然的复杂关系。
曾参与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AM”同名艺术团体展、2016年“空间协商”第三届CAFA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8年“数字共振/VIBRANT DIGIT”媒体艺术展(沈阳)、2019年“后生命”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北京)、2019年“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等。


夏 国

原名夏建国,1998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夏国近十年的艺术实践的方向主要在机械装置和智能机器人方面,并发明了一种能自动调色的绘画机器,通过编程和三轴打印的方式实现自动绘画。自动绘画机可以不断升级软硬件,至今已经升级至第四代,将来向AI方向发展。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0年“约翰·莫尔(上海)新绘画大奖赛”(沪申画廊,上海)、2012年“回到原点”(草场地静艺空间,北京)、“感应器——‘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元典美术馆,北京)、2013年“中美‘5+5’当代艺术交流展”(宋庄食天下美术馆,北京)、2014年“三界外——观念的绝对化”(一号地国际艺术区5艺术中心,北京)、2014年“绘画之轻”(草场地静艺空间,北京)、2015年“所为何事”(798艺术区墨方空间,北京)、2016年个展“DVR305”(草场地305空间,北京)、2016年个展“像素迷障”(798艺术区墨方空间,北京)、2019年“望江山”(798杨艺术中心,北京)、2019年“人机合一——人机艺术计划Ⅱ”(北京当代艺术馆)、2019年个展“某年某月”( 798艺术区墨方空间,北京)等。


郑宏昌

出生于云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主要从事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的研究,其创作主要是数字影像与现实物件拼组的影像装置。2019年建立斗米岙国际艺术村。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循环迁移”(泛空间,北京)、2017年“非影非像”(进行时空间,北京草场地)、2018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新潟,日本)等。


周全胜

诗人,当代艺术家,法语翻译,职业经理人,礼宾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司创始人。1968年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祖籍江苏淮安。1987年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2005年修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法合作国际商务MBA,曾长时间在广州美院李正天工作室进修。主要艺术探索:架后主义综合创作,移动画廊民间展览,灵魂吟唱机器人诗歌屋。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07年“内在的表达”联展(皇城艺术馆,北京)、2012年“全胜移动画廊个展”(广州大剧院,广州)、2012年“背后有光”双人展(艺伙平台)等。


张增增

1987年生于安徽省,现工作生活于重庆。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跨媒介工作室。他持续探索将科技手段与雕塑装置结合的艺术手法。不断丰富作品的表达语言以及挖掘作品背后思想的深刻度。在使用科技手段的同时,以东方哲学和当代社会现实问题作为作品观念的根基,其作品从室内走进社会和自然,从现实空间跨越至虚拟空间。“其作品所具有的‘新媒体’气质,并没有简单地借此‘撇清’与雕塑的关系,恰恰相反,这些作品具有的对空间感和材料性的思考,很好地注解了‘当代雕塑’作为一个动词的意义。”(焦兴涛语)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8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深圳)、2018年“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深圳)、2019年“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双年展”(深圳)、2019年“长江•长江——张增增个展”(武汉美术馆,武汉)等。


迟世林

1991年生于山东莱阳,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他的创作着重于探索机动装置的“行为”与人的普通经历和情感的表达。材料通常就地取材,不加修饰,利用物质本身的环境特征使人产生直接的共鸣。在构建作品的过程中,他通常选择不确定的态度,并在制作过程中思考生活中的矛盾,置于创作触觉的核心位置。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6年“行为艺术节”(丹麦文化中心,北京)、2017年“未来的当下”(杨画廊,北京)、2017年“论衡”第六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2019年“造物者”(新北市,台湾)等。


苏永健

媒体艺术家,交互与动画设计师。1994年出生于广西南宁,2017年保送至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在校期间任教学助理,曾作为交换生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ZKM 艺术与媒体中心)留学。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最高毕业奖“千里行奖” 的唯一获得者。作品曾于全国各地,瑞士及德国重要展览中多次展出。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2018年“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9年“时间开始了”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北栅丝厂,乌镇)、2019年“城市交互——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廊坊)等。


左 暘

出生于1996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涵盖装置、影像、雕塑、新媒体等媒材。他的研究方向围绕机械装置、艺术工程及实验CG影像,创作方式涉及机械结构数码CG制作编程代码生成等。曾获2018年第四届丝路视觉“大师杯”最佳CG奖。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8年 “科技天津”(天津博物馆,天津)、2018年“隆里艺术节”(隆里)、2018年“第十届从洛桑到北京纤维艺术展”(北京)、2018年“湖南大学基金研究项目”(长沙)、2018年“逾时不候”艺术展(北京)、2019年 “0.5倍速”艺术展(温州)等。


朱伊湄

202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过往作品多以“残障人群”为研究对象,从自身出发,运用多种媒介进行艺术表达。 

 



策 展 人 简 历
 

张海涛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天津美术学院硕导。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百余场学术展览与论坛。2009—2017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荔空间策展人。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2008-2017年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2015-2019年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曾策划:2019艺术合肥“解药——实验影像艺术展、2019“人机合一”人机艺术计划Ⅱ;“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艺术郑州·2016当代艺术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第十六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未来索引”等展览。

 


 

内容合作:

电话:18665691921/020—87381688

联系人:汤小姐 邮箱:2305366233@qq.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传媒大厦